病虫害论文全文(5篇)
发表时间:2024-04-17 07:59:59 来源:kaiyun最新版本更新
从当前情况去看,该地区的病虫害情况很严重,主要病虫害有黄萎病、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导致农作物发病的问题大多有蚜虫、蜘蛛、斑潜蝇、白粉虱。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远远低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历四月十五后,降雨量增多,大棚里的空气中水分含量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出现大面积的农业病虫害。
针对上述现象,当地有关部门制定关于设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政策,该项政策主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具体方式有:物理、生物、化学等。在对农作物进行洒药作业时,应用先进的烟雾机,并利用有效方式,降低大棚内温度和湿度,为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2.1黄萎病的防治…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1∶150的溶液中,浸泡1…h后,再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h,然后才可以实施播种。在定植前,同样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植物的根部,等农作物缓苗后,利用相同浓度的药剂量对其进行灌根处理。每…9…d灌1次,视情况能适当调节时间。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松脂酸铜进行防治。
1.2.2白粉病的防治…对于发生白粉病的农作物,利用2…000倍水配合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另外,也可使用敌力康2…7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1.2.3叶霉病与灰霉病的防治…在对农作物进行药物喷洒之前,首先要利用对农作物伤害性小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再对农作物喷洒治疗性杀菌剂,如烯酰玛琳等。3.2.4蚜虫、斑潜蝇的防治…对于成虫,主要是采用黄板诱杀。做符合规格的黄色板,涂上黄油,挂在棚中。每…667…m2挂35块板以上,每周涂抹1次黄油。若使用药物消灭虫害,则要利用毒性相比来说较低的农药,如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等。
有关部门要为当地农民组织形式各样的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将基层防治人员和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在组织培训学习时,相关部门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例如报纸、网络、广播等。在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强化有关技术服务。在农业病虫害高发期,有关部门要下派人员到基层去,将农业部最新推广的病虫害防治资料下发到农民手中。该项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从根本上指导农民做好设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有关部门还要积极探索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以提高防治效果。
当地部门在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的同时,还要在真正意义上将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生态农业,认真切实做好绿色食品的供应和加工工作。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气候特征,全面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从根本上扩充反季节蔬菜播种的规模,强化绿色蔬菜的生产工作。要想使上述工作得到一定效果开展,各地方农技部门要向农民推广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介绍正确的使用方法,告知农民传统农药的危害,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当地农民的素质和修养,利用有效方式把农药的残留量降到最低。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要在当地推广绿色蔬菜监测点,保证蔬菜的安全性,对于设施农业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当地农技部门应加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据相关文献表明,利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利用该种方式还能够为当地农民节省本金,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朋友单纯依赖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观念。有关部门在对当地农民宣讲上述优点之后,农民们可以自觉地利用该种方式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控。
最近今年来,因为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影响,导致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气温也在慢慢的升高,病害虫的代谢逐渐加快,并且繁衍较快,给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比如说在2005年的时候,因气候的剧变沈阳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松油枯死,特别是新栽植的地方枯死度更重,在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损失;在2006年的初春时,因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一些植被发生了生理上的干旱,病害的现象十分的严重;尤其是腐烂特为严重,主要是体现在榆树、槐树、柳树等树种上面;发病的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对园林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植被的种植慢慢的变多,并且种类较为复杂,所以往往将苗木所在地的病虫害引进;对园林植物的侵袭十分严重。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病害虫的数目将近180多种,害虫将近百种,并且它们都具有不一样程度的危害性;但它们的某些特征相近:体格小、潜伏性强、传播迅速、防治难等。
园林植物的种植受人为的影响十分严重。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系统,往往建筑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所以更加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群众的活动干扰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导致植物的抵抗性降低,使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更为严重。
天气的恶劣变化尤其需要植被进行防护,尤其是在西北地方,易发生沙尘暴;所以往往在市区内建设较多的园林植被院,在道路的两旁也常种植被;主要是为了美化城市的环境、降低沙尘暴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植物的保护显得很重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工作,随时观察病虫害引起的虫情,一经发现有病虫害侵蚀植物的情况,就因该及时的消除病虫害,短时间之内消除可能出现在的任何一种病虫害。随时记住:放重于治。
对于新建的园林地区种植种苗的时候,需要向外地引进,对此必须要做好检查工作,一定要确保种苗不带有国家规定的检查对象和苗地以及引入读不成的检疫对象,在必要的时候要到种苗的原产地进行详细的调查,一定不让病虫苗进入新园林;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充足的光照、热量、水源等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种苗的健康、稳定的成长。
园林中的病害虫主要是以植物为食料和生存;而病害虫的天敌也主要是以植物为栖息、繁殖、营养的场所;所以在园林中合理的配置植物的生长,不仅能增添城市的色彩,而且还能降低病虫害的繁衍,还能长久的控制病害虫的危害。比如三北防护林因大面积的种植杨树,造成杨树患上了溃疡病、光肩星天牛成灾,致使许多的地方的杨树完全毁灭。又如北京因为单一、大量的种植国槐,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且还导致槐叶柄小蛾子、小木蠹蛾泛滥成灾。
以往的冬季非常寒冷,对于不论是植物的生长,还是病害虫的繁殖都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但是随着目前全球气候的变暖,南北方的温差逐渐拉平并持续升高,此刻虽然植物的存活率较高,但是病害虫的繁殖率也在增高,对植物的危害性逐渐上升。因此加强物理防治、生物天敌防治、化学防治对南北方的园林植被保护均有明显作用。
人为的进行捕杀,对天牛的效果明显。因为能在天牛成虫发生期,利用天牛的假死性,用力摇动树枝,天牛就会立马掉在地上,即可杀死。还有就是将叶子上面的虫卵或者是初孵卵虫摘除(因为它们大多数是集中在一起的,所以摘除叶子对消除病害虫很有利);用小刀刮除在树疤内、树枝的分叉处、树皮的缝隙内等的越冬的病害虫。
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护病害虫的天敌。将适合在北方生存的害虫天敌引进,如:瓢虫、蜻蜓、螳螂、白蜡虫、紫胶虫等这些都是有益的虫;它们是以病害虫为食的,甚至有些益虫计生在害虫的虫体内。还有就是蜘蛛,它只是捕杀害虫,不危害植物;也可以引进一些鸟类,如:灰喜鹊、杜鹃、蜜蜂等。
风景园林是当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风景园林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打造优质的风景园林,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给人们创设一个优质的生活空间,需要在风景园林建设完成后,对树木做到合理地养护,保证树木养护工作能够获得有效落实,促进树木的茁壮成长,充分的发挥风景园林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下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树木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树木的成长态势,必然的联系到风景园林的功能。养护管理属于风景园林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于树木来说,三分种植七分养,养护的作用甚至要大于种植,只有做好日常养护工作,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园林中的树木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在实际的风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在城市风景园林中,通常包含了多个树种,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生长需求,对养分以及外因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对树木进行养护的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树木生长需求,合理地选择养护手段,保证树木的茁壮成长。树木种类的不同,涉及到了不同的浇水量、施肥量以及肥料种类,同时,病虫害的发生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养护环节一定要差异性对待。第二,适时性原则。风景园林树木的养护工作不能过于随意,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最适宜的时间对其进行养护,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树木生长造成的干扰。对于树木来说,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养护,养护效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养护时间,尤其是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上,针对树种的不同,判断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提前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树木的生长离不开水资源,充足的水分,可以促使树木更加健康的成长。在风景园林中,包含了多种树木,通常有乔木、灌木和一些大型树木,由于树木类型的不同,在生产习性上存在很大差异,对生长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需要针对树木类型,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优质风景园林。在树木的灌溉方面,养护人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合理地制定灌溉方案,灌溉水量要适中,过多或者过少的水量,都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树木的灌溉要秉持着少灌勤灌的原则,一次浇灌量不能过多,保证植物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树木的灌溉要结合当地的气候进行,灵活地调整养护思路,在多雨的季节,要延长灌溉周期。养护工作人员要注重对植物的观察,重点观察植物叶片和土壤的含水情况,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植物叶片发生枯萎卷曲,就说明植物缺水,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
施肥是风景园林树木养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树木的生长对肥料非常依赖,合理的施肥,可以使植物保持健康的生长态势,充分地发挥出风景园林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城市生态质量,利用各种树木来保增加城市环境美观性,同时,对空气进行净化,满足大家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如果树木的施肥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严重阻碍,而且还会降低树木的抗性,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对树木的种类进行确定,分析树木对肥料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施肥管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相同的肥料用量和种类,为树木提供持续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在肥料的选择方面,要尽量地选择复合型肥料,这种肥料养分丰富,能提高树木的长势。另外,肥料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实际的养护情况,合理地确定肥料使用方法,为促进植物的充分吸收,减少肥料的浪费,在施肥以后,要对其进行灌溉处理,促使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提升植物的长势。
在风景园林中,树木种类非常之多,在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病虫害的威胁,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轻则会阻碍植物发育,造成叶片枯萎脱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植物的死亡,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所以,在风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中,需要着重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对树木的生长保驾护航。首先,需要加强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工作需要在植物种植之前完成,是一项很有效的病虫害防控举措。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许多的植物都是远距离运输过来的,这种植物运输方式,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拓宽传播途径。通过植物检疫工作,可以对各种树木进行细致地分析,有效发现植物中附带的一些病原体和虫卵等,对于这类树木及时进行销毁处理,阻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从源头上对树木病虫害进行了控制,属于一种很有效的病虫害控制模式。第二,农业防治。在风景园林建设环节,需要合理地选择树种,不能盲目追求园林美观性,要选择抵抗能力强的树木品种,增加对病虫害的抗性,而且在树木栽植环节,要增加树种多样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提升树木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第三,加强防控。在对风景园林树木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要重点的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真正地认识到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定期对风景园林展开巡视,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种病害虫害,假如发现小范围的病虫害,可以直接把病虫害发生位置做清除,避免其蔓延;如果树木病虫害已经蔓延开来,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治理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相对有效治理。一般的情况下,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选择物理和生物结合的方式,比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用灯光对其进行诱捕,在不影响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虫害的有效治理。
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其枝叶会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不仅降低了树木美观性,而且对于植物的成长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树木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风景园林树木养护中的重要工作,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风景园林的美观性突显,风景园林可以更有层次感。在对低矮灌木进行修剪的时候,需要重点的关注灌木的高度,而针对大型的树木进行修剪,需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植物的外形方面,只留下主枝和几个副枝,而且要保证枝干的匀称性。因为植物的趋光性,在向阳的一面,往往枝条繁茂,在对树木进行修剪处理环节,要秉持着美观性原则,对树木进行合理性修剪,充足表现出风景园林的美感,为城市树立一个良好的名片。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来说,风景园林是城市中的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城市更看重环境质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地提升城市绿植面积,改善环境生态质量,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存,打造绿色宜居城市。树木养护管理是风景园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树木的养护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可以大幅度地提升风景园林的美观性,促使园林中的树木更加健康地成长,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为提升树木养护效果,养护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对不同的树种进行差异化对待,打造优质风景园林工程,推动城市的建设。
[3]祝明建,韩辉,刘剑,余璇.基于公园管理者视角的北京市郊野公园管理运营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01):123-127.
[4]黄雪芬.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J].居舍,2018(17):97.
[5]陈敬烽.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探讨研究[J].农家参谋,2018(09):106.
[6]黄一方.浅谈风景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植物配置效果与养护管理[J].建筑发展,2017,1(9):1167-1168.
[7]申晨.天津开发区西区绿地系统景观优化的基础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周期性获取地表信息的特点,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农业、减灾、林业等所有的领域[1,2].其中,农业是遥感技术发展最早、应用最成熟的领域之一.遥感技术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农业作物面积制图、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估计和农情监测等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所有的环节[3G5].大范围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方法最重要的包含抽样调查和全覆盖方法[6G10].农作物面积遥感抽样调查方法是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各个样方,根据抽样调查理论抽选部分样方,再对抽样样方的农作物面积做出详细的调查,最后根据抽样理论推算出整个区域的农作物面积[3,8].全覆盖测量方法是利用全覆盖的卫星影像,根据不同作物在影像上的光谱或者空间特征,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或者人工识别方法,获得全覆盖的农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图[9,10].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计方面,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等遥感指标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定性的长势监测和经验产量估计[11].利用遥感技术还能轻松实现地块级别的作物生理生化参数(水分、叶绿素、氮和碳等)浓度和农田土壤养分的反演[12,13].利用这些参数,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进行定量化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计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之一[1].农情遥感监测最重要的包含病虫害监测和灾情监测.遥感技术病虫害监测主要利用作物受不同胁迫影响后发生的光谱响应来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程度.目前,遥感技术对小麦条锈病、番茄晚疫病、柑橘黄龙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监测精度已经高于85%[14,15].在干旱、洪涝和低温等主要农作物灾害方面,基于遥感土壤水分指数、地表温度等参数的农作物干旱、洪涝和低温灾害监测已在中国业务化运行[16G18].然而,虽然遥感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和成熟的应用,但主要集中利用中低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来进行大范围的监测,服务于农业部、统计局等国家部委.在面向社会大众的产业化方面,由于中国实行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块较为破碎,管理较为精细,对遥感监测的需求不大,使得中国目前在该领域尚属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中国在逐步推广农村土地流转,实施大范围的机械化农业,激发了业务化、精细化的农业遥感监测需求.因此为适应农业遥感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基于目前农业遥感的发展现状,面向业务化、小区域精细农业遥感服务的需求,分析遥感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的内涵、服务内容、技术方法和服务现状,探讨农业遥感科技服务的未来.
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科技服务是指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地块级业务化农业生产辅助管理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农业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响应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具体服务内容有:地块级精准农业管理、农产品产量预测、病虫害监测、灾情监测和农业保险等服务.
精准施肥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氮、磷、钾等作物养分的精准监测,实时了解作物的养分状况,绘制作物的养分胁迫地图,结合GPS,实现对作物养分缺乏区域的精准施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作物养分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来进行氮、磷、钾等作物生化组分的反演,反演方法主要是采用植被指数、红边指数等进行经验回归[12,19].
精准灌溉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的精准动态监测,实现地块级的适时、适量的作物水分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量.干旱监测主要有基于可见光遥感的热惯量法、条件温度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条件植被指数法、作物缺水指数法等[20,21].
精准喷药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高精度精准监测和制图,结合GPS,采用无人机喷洒技术,实现对作物病虫害区域的精准喷药.此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病虫害的实时动态监测,还可以使农田管理者实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状况,为病虫害的早期防治提供数据支撑,降低虫害损失.遥感技术病虫害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病虫害导致的作物光谱响应的变化,构建病虫害的指示指数来进行监测[14,15,22].
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可以直接反映植被的长势、覆盖度和动态季相变化[23,24],利用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等遥感植被数据,采用逐年比较模型、等级模型和诊断模型等方法,能轻松实现对作物长势的动态监测[11],采用植被指数与地面实测产量的回归模型法能轻松实现农作物产量的估计[25].
遥感技术能从两个方面服务于农业保险.1)农田地块信息的获取与管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最终靠面向对象的计算机和人工解译方法获取承保地块属性情况,准确测算承保地块的种植培养面积、位置、作物类型,提供每一块承保地块“遥感提取面积”与“投保面积”关联对比,对承保农作物类型、区域位置、耕地类型、地块属性做评估验标,并实现对承保标的风险指数分析.2)灾情评估.利用遥感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洪灾[16,26]、旱灾[17,27]和火灾[18]等自然灾害范围的监测,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作物长势的监测,可以评估由于灾情导致的量减产,从而为保险理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28,29].
遥感技术农业服务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发展较为成熟,涌现了以Climate和FarmsEdge为代表的专业遥感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企业.美国1/4的农户使用Climate公司的服务,2016年该公司的营业额高达995亿块钱.Climate和FarmersEdge提供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内容包括:
数据采集、管理: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可视化服务,可以采集拖拉机、耕种机、播种机、喷雾器等农业机械设备的数据,以及放置在地块的气象站点数据,并可叠加在卫星影像上,在电脑、PAD和手机等终端上实时展现.耕种过程的实时在线显示和在线监控:在遥感影像地图中实时显示耕种过程,监控农作物播种密度和产量,为农田管理者提供农田生产活动的在线监控,实时显示各项农田生产活动的进度.
1)作物产量评估.利用遥感影像和数字地图比较关键参数,确定影响产量的关键措施.提交作物长势报告,并为下一个季度的作物类型挑选提供选择依据.关键农田参数对比:对比不同时期的农作物产量、管理措施、作物健康情况等数据,监测作物的长势,帮助客户更好的理解作物长势影响变量.产量分析:更好的分析杂交、土壤类型和农田管理措施等对产量措施的影响,帮助客户在下季度做更出更好的决策,出具产量分析报告,便于与管理顾问分享.地块分析:出具基于地块的农作物表现报告,帮助客户分析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怎么样影响农作物产量.2)农作物长势监测与预防.利用持续的高质量遥感影像进行作物长势的监测,提前识别和预防农作物灾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产量.
为每一种作物定制一个管理计划,通过氮元素监测工具和可变速率播种工具来获得最大的产量.可变速率播种:通过基于多数据层手动脚本方式或者通过历史现场数据,创建可变速率播种,结合现场测量结果,定制适合特定产量或盈利目标的种植方案.氮素监测:通过监测定制区域的氮元素含量,使得地块始终处在最佳的氮素水平,发现潜在的缺陷,并轻松添加或编辑氮气应用数据,以确保实现您的产量目标.
近年来,中国农业逐渐向机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得对基于遥感的农业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相继涌现了“佳格”和“云保天下”等遥感科技农业服务企业.这一些企业主要提供地块管理、作物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业保险等服务.
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根据耕地的纹理、种类等特征,实时地确定地块位置、识别地块分界、测算地块和种植培养面积,并在云端存储.
作物长势监测:用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等实时扫描作物的生长状态,据土壤和历史气候数据,并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评估其健康情况.生长周期估算:利用遥感卫星一次性监测到广大地域作物的生长状态,实时监控作物所处的生长周期,为灌溉、施肥、植保、收割等农事活动提供相关依据,为每个区域推荐最佳的收割期.
病虫害预警:基于主要作物的病虫害预报模型,根据实时的气候、地块温度和湿度,通过云端专家知识库,预报未来数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更好地开展植保提供数据.植保方案: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卫星成像的作物生长状态,实时地评估作物健康,并做出植保建议.针对不一样的作物病虫害类型,选择针对性的植保方案和特效农药,对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问题给出成套的植保解决方案.
保险标的精准管理:以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构建农业保险标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行政区划、土地归属人、宗地编号等多维度的地块查询、数据统计等功能.完美结合农业保险标的管理实际应用场景,促进农业保险标的管理升级.受灾程度精准评估:通过估产模型,对各类主粮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做准确估算,结合保险公司具体赔付标准,生成灾情评估报告,为核保定损提供决策依据.保险费率精准厘定:结合历史灾害信息、历史产量、气象、地形地貌等综合条件,对不同地块的灾情发生概率与产量做评估,为差异化保费制定提供基础.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农业遥感技术逐步从大区域资源调查和宏观决策支持服务,向精细化农业生产服务方向发展,如地块级的农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预防、精准喷施等,逐步形成了包含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等支撑的数据驱动农业生产服务模式,使得农业生产活动逐步走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虽然目前遥感技术在精细化农业生产服务中发挥了慢慢的变大的作用,并已形成了数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然而,目前农业遥感服务还存在以下问题:1)主要是采用可见光遥感数据,由于可见光遥感技术的限制,可见光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低,限制了其在病虫害监测、农作物生化组分反演等方面的应用,而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适用于地块级别的病虫害和生物组分反演应用.2)可见光遥感数据容易受到云雨等天气条件的影响,雷达遥感可以穿云透雾,但目前高空间分辨率雷达卫星较少,且数据成本高昂,也不适用于地块级别的应用.机载数据,特别是无人机载高光谱数据,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虽然基于无人机载高光谱数据的病虫害和生化组分反演还处于应用研究阶段,但该平台是精细化农业遥感逐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农业遥感技术服务的时效性还有待提升.农情遥感监测,特别是病虫害、旱灾等的监测对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实时或准实时遥感,受遥感数据分发、数据处理等水平的限制,发展水平较低,还难以做到实时或准实时的应用的需求,基于GFG4号卫星等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发展实时或准实时遥感技术是发展的方向之一.4)农业遥感技术服务的费效比还有待提升.农业的每平方公里GDP产值较低,这决定了农户不可能花费较多费用购买遥感技术服务,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低遥感技术服务的费用,提高农业遥感经济服务效率,是决定农业遥感商业化应用水平的根本.目前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的费用均较高,还难以满足农业应用的低成本需求,GFG2/1等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是免费分发的数据,基于这一些数据来提供农业遥感技术服务可以大幅减低遥感技术服务费用.
[1]陈仲新,任建强,唐华俊,等.农业遥感研究应用进展与展望[J].遥感学报,2016,20(5):748G767
[3]刘国栋,邬明权,牛铮,等.基于GFG1卫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遥感抽样调查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5):160G166
[4]朱寿东,刘慧平,冯徽徽,等.基于时间序列影像的中观尺度农作物长势监测采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127G133
[5]徐新刚,吴炳方,蒙继华,等.农作物单产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290G298
[6]邬明权,杨良闯,于博,等.基于遥感与多变量概率抽样调查的作物种植培养面积测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146G152
[7]李宜展,朱秀芳,潘耀忠,等.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遥感估算优化研究———抽样单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S1):119G126
[8]王迪,周清波,陈仲新,等.空间抽样方法估算冬小麦播种面积[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0):177G184
[9]刘佳,王利民,杨福刚,等.基于HJ时间序列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199G206
[10]邬明权,王长耀,牛铮.利用多源时序遥感数据提取大范围水稻种植培养面积[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7):240G244
[11]孔令寅,延昊,鲍艳松,等.基于关键发育期的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方法[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3):424G430
[12]孙焱鑫,王纪华,李保国,等.基于BP和GRNN神经网络的冬小麦冠层叶绿素高光谱反演建模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22(4):492G496
[13]颜春燕.遥感提取植被生化组分信息方法与模型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
[14]张竞成,袁琳,王纪华,等.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0):1G11
[15]唐翠翠.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小麦病虫害大尺度监测预测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16]李通,张丽,申茜,等.湄公河下游洪灾淹没面积多源遥感时序监测分析[J].应用科学学报,2016,34(1):75G83
[17]覃志豪,高懋芳,秦晓敏等.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以MODIS数据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4):64G71
[18]郑伟,邵佳丽,王萌,等.多源卫星遥感草原火灾动态监测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3):54G61
[23]吴素霞,毛任钊,李红军,等.中国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19G322
[24]蒙继华.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指标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25]王恺宁,王修信.多植被指数组合的冬小麦遥感估产方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7):44G46
[26]王艳.基于多源数据的洪灾区域快速提取方法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15
[27]常江.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技术,2017(3):218G219
[28]蒙继华,付伟,徐晋,等.遥感在种植业保险估损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32(2):238G246
农作物和粮食产量和质量是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多数来自,一旦植物发生病害,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相关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会受到牵连,此外,政府在对农业进行财政支出和投入的环节也会受到制约,相关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也会被卷进来,比如说酿酒业、制糖业等[1]。植物病虫害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人们为了解除病虫害必然会对植物使用农药,造成农作物在生长过程有农药残余,人们在直接或者间接地食用,生命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
植物病害导致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不仅导致了粮食产量的降低还造成了粮食质量的下降,由此可见,加强对植物的保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分析,本论文将从下面几个维度加以具体地讨论。首先植物保护可以轻松又有效地确保粮食的安全性,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植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粮食的安全,稳定粮食产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处理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标准计量的农药,农药可以有效解决虫害、鼠疫、病菌对植物的侵害,及时预防植物大面积受损。农药的效果十分的明显,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植物解除病害,保证粮食的产量,打个比方,若能挽救6亿m2植物病害,就能挽救8000万t粮食的产量,所以使用定量的农药是植物保护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领域愈来愈普遍,其中转基因技术越来越成熟,如果把转基因技术应用到植物的保护中去,那么保护的力度是可想而知的。转基因技术对粮食生产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使农作物的颗粒更加饱满、色泽更加光亮、富集的营养更为丰富,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确保了粮食的质量[2]。除此之外,对植物保护工作的方法还体现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几个方面,这一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植物的保护,维护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当然,不适当的植物保护方法也会给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农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证了粮食的产量,维护了粮食的质量,与此同时,农药里含有大量人体不能摄取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而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植物吸收,人们在食用的时候就避免不了摄取农药中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从而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到身体健康;部分技术人员掌握农药使用技术不牢靠,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尽管转基因技术发展比较快,但是还不是特别的成熟,所以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大多数表现在:转基因粮食含有不确定的毒素、转基因粮食有可能存在致敏物质、转基因粮食富集的营养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这些风险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的作用。
针对上述的问题,首先要提高植物保护技术。我国植物保护方法其实是集中体现在对植物使用农药、利用植物转基因两方面,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没有被探索出来。由于植物保护方法的制约,我国粮食安全发展进程不太理想,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植物保护技术,寻求一种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方法,才能营造一个较好的粮食安全环境。针对粮食安全所需的环境要求,提倡EPM(EnergyEfficiency&ProductiveMaintenance)管理策略,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3]。通过自然调控,将有害生物对群体危害予以有效治理,促进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EPM策略是控制粮食安全发展的重要方法,对植物保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政府应该量化自己的职能,加大对植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争取让植物保护的理论成果转换为实际力量,来保证粮食安全。对植物实施可持续保护策略,能够在植物发生病害的时候,予以及时有效地处理,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4]。政府必须加大对公益性植物保护技术探讨研究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侧重于对有害生物成为灾害规律的技术探讨研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记录数据,加强生物农药的开发,研发知识产权和新的农产品。政府投入的加大能拓展植物保护研发工作的广度并且拓深研发的深度,促使植物保护成果由理论向实践进行转换,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由于人们植物保护意识相对不高,植物保护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因此有关部门有责任加强对公民可持续植物保护的教育和培训。虽然,可持续植物保护思想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植物保护工作人员所确认,但是可持续植物保护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防治工作还没有被广大农民接受[5]。因此要加强义务讲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农民意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来保证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