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结算是法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
发表时间:2025-04-25 04:20:13 来源:工程养护
在建设工程领域,对于结算的法律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观点坚持认为,结算是一种事实行为,即认为结算仅仅是对已完成的施工内容做事实层面的确认,以及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价款等进行累计求和的数学计算过程。这种观点强调,结算行为本身并不是特别需要行为人表现出内心的意思内容,也与心理活动无关,它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和反映,就像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成果统计,不需要主观意愿参与。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结算是法律行为,即认为工程结算是结算双方当事人的合同行为,结算文件是结算双方当事人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达成的合同。从结算的过程来看,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价格、其他应该支付款(含保证金、索赔款、奖励款等)及相应的已付款、应扣款,还有质保金、付款计划等各方面内容做协商(这其中蕴含了双方来回磋商、求同存异的过程),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从结果上看,一旦发承包方就结算达成一致协议,则意味着发承包双方对涉案工程建设价格进行了最终确认,是双方都愿意接受的结果,且结算达成需接受法律评价,存在不同的效力形态。
甄别建设工程结算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在法律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核心体现结算内容能否推翻和对结算结果的推翻程序上。
若认定结算是事实行为,由于其仅仅是对事实的确认,那么当有证据能够证明结算金额与事实不符时,就可直接否定结算金额,并依据真实的情况重新计算工程款。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一定要通过复杂的诉讼程序来否定结算效力,只需要直接举证证明结算内容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进行据实结算即可。这就好比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假如发现计算结果与真实的情况不符,直接更正数据重新计算就能够获得正确结果。
若将结算视为法律行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内涵,以法效意思为基础,所以结算行为一定要符合法律关于意思表示的基本规则,并且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若一方想要推翻已经达成的结算,就只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法律规定主张结算协议存在无效、可撤销等情形,如能证明签订结算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况,在法院判决否定结算效力之后,才能够重新进行结算。这一过程相较于认定为事实行为时要复杂得多,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充足表现了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和对交易稳定性的维护。
在实务界,关于建设工程结算的性质,主流观点倾向于认定其为法律行为。这一观点在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支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相关案件的审理中,从始至终坚持将结算视为法律行为。在处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纠纷时,若双方已经达成结算协议,除非存在法定的无效、可撤销等情形,否则法院会严格按照结算协议的约定来确定工程价款等相关事项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结算协议的法律效力。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同样持有这一立场。在该省的建设工程案件审判中,对于发承包双方达成的结算协议,法院会依据法律行为的规则做全面审查。如果一方试图以结算与事实不符为由推翻结算协议,法院通常不会轻易支持,而是要求其通过合法的诉讼途径,如主张结算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可撤销事由,或者违反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无效情形,来否定结算协议的效力,之后才会考虑重新结算。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建设工程纠纷的裁判中,也坚定地将结算认定为法律行为。在具体案件里,若双方当事人已经就工程价款等结算事项达成一致协议,该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便后续一方提出结算与真实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法院也会严格审查其主张是不是满足法律规定的推翻结算协议的条件,不会仅凭与事实不符的简单抗辩就否定结算协议的效力。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这方面也毫不含糊,明确将结算界定为法律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已经达成的结算协议,法院会重点审查协议的签订过程是不是真的存在瑕疵,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只有在满足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才会允许对结算协议进行变更或撤销,重新确定工程结算事宜。
最高人民法院在多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更是明确肯定了结算的法律行为性质。其裁判观点为全国各级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进一步强化了结算是法律行为这一主流观点在实务界的地位。 这些法院的一致立场,使得结算是法律行为的观点在实务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遵循,成为处理建设工程结算纠纷的重要准则。
以 “海南某公司与长沙某建设公司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纠纷案” 为例,在该案中,双方当事人签署了一份在税务部门备案的结算书。然而,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最终未采纳这份结算书作为认定工程价款的依据。法院审查后认为,该份结算书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而是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而形成的。从法律行为的角度来看,意思表示真实是法律行为有效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由于这份结算书缺乏真实的意思表示基础,不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规则,因此法院对其不予采纳。这一案例充足表现了法院在审查结算时,严格按照法律行为的规则进行判断,只有当结算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要件时,才会认可其法律效力。
再看 “呼和浩特某公司与河北某公司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件时认为,双方当事人就应支付的工程款总价达成了合意,这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在这个案例中,法院将双方达成的结算协议视为法律行为,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及协议内容是不是合乎法律等方面做审查,最终认定结算协议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这清晰地展示了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结算是法律行为的认定和运用,即通过对结算行为的各个要素进行法律分析,依据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则来判断结算的效力,从而解决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纠纷中的价款结算争议。
在建设工程漫长的进程中,各施工阶段均会产生各类确认性文件。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发承包双方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所作的阶段性确认,原则上并不能被视为结算。因为这些阶段性确认往往只是对某一特定阶段工程进展、工程量等的初步确认,其目的更多是为了记录工程进度,而非对整个工程的最终清算。
但有一种特殊情况例外,那就是签证。签证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针对合同外事项的索赔所达成的补充协议。尽管它签署于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但其针对的索赔事项已经完结。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签证所涉及的内容已经有了明确的结果,具备了结算的实质要素。所以,应将其纳入结算协议的范畴,作为最终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解释 (一)》第 29 条规定的是 “当事人在诉讼前已经对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达成协议” 的情况,但实际上,在诉讼中达成的结算协议同样受这一规则的约束。无论是诉讼前还是诉讼中,结算协议都是当事人对工程价款等事项的合意体现。只要这些协议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这一规定统一了结算协议效力的认定标准,避免了因诉讼阶段不同而产生的效力差异,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交易的稳定性。
在建设工程领域,有时会出现工程未竣工或尚未确认质量是不是合格的情况。但即便如此,一旦发包人同意与承包人签订工程价款结算协议,除非结算协议中另有约定,就可以推定发包人已经认可建设工程现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发包人愿意接受当前工程的真实的情况,并愿意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以结束与承包人之间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关系。这是发包人对自身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法律应当予以尊重 。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结算规定,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工程建设的实际复杂性和当事人的意愿,为解决未竣工工程的结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导。
结算协议作为对既存债权债务进行清理达成的协议,其效力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即使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也并不必然导致结算协议无效。因为结算协议是在工程建设完成或某一阶段完成后,双方对工程价款等事项的重新确认和约定,是基于新的事实和双方的新合意而形成的。只要结算协议本身不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就应当认定其有效,双方应当按照结算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结算协议与施工合同效力之间的这种关系,避免了因施工合同无效而导致结算协议也无效的不合理情况,保障了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建设工程结算是法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这一观点在实务界已成为主流共识。结算协议作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双方具有严格的约束力。一旦达成结算协议,除非存在法定的无效、可撤销等情形,否则不得随意推翻 。
结算协议的这种性质也提醒广大建设工程从业者,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务必保持谨慎和专业。在签订结算协议前,要对工程的各项细节进行仔细核对和审查,确保结算内容准确无误,充分反映工程的真实的情况和双方的真实意愿。同时,要充分了解有关规定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在结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法律知识不足或不够严谨而陷入不必要的纠纷中。
对于承包人而言,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要注重收集和保存与工程结算相关的各类证据,如施工记录、签证文件、往来函件等,以便在也许会出现的纠纷中能够有力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对于发包人来说,应秉持诚信原则,按照结算协议的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维护自身的商业信誉和市场形象。
只有发承包双方都重视结算协议的法律性质和法律上的约束力,严格遵守结算协议的约定,才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纠纷的发生,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的问题更重要,对于承包方是哪种法律行为,对于发包方是哪种法律行为。不能总是总结半句话呀。
事实行为,给被告或者法官留下辩解或者认定的借口吧了!所以最高院应该明确该行为的界限,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是的,要以合同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心态去做结算。但结算中碰到的模糊的、说不清的或者让步的内容,就以最终确认的为准。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据“海南先锋”微信公众号4月24日消息,海南省委日前决定:王鹏同志任文昌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正厅级)。王鹏1972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清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波音飞机,原计划在2025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中国新闻网 参考消息)#波音 #特朗普#关税
东部战区回应美舰过航台湾海峡:全程跟监警戒,依法有效处置!(剪辑:鲲鹏)
4月23日,记者从事发地多个县官方获悉,两名驴友分别是80后、90后,已不幸遇难。秦岭“光鹿跑兵冰”平均海拔约2500米,海拔虽比秦岭鳌太线低,但路况依旧复杂,反穿路线公里左右,途经冰晶顶、兵、跑马梁、鹿角梁、光头山。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23日,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依法有效处置。美有关言论颠倒是非、曲解法理、混淆视听,误导国际认知。我们正告美方停止歪曲炒作,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名大打关税战,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更是让美国农业界、商界、工业界、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