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 经典案例

邯郸日报 丛台区多措并举筑牢“蓝天屏障”

发表时间:2025-04-20 11:16:09 来源:工程施工案例

  春意渐浓,丛台区的主干道上,清扫车定时穿梭作业,建筑施工工地的防尘网覆盖整齐,运输车辆进出工地时车轮须经高压冲洗……这一系列常态化管控措施,正是丛台区生态环境分局持续打好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实践。

  邯郸市网格化精准检验测试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丛台区PM_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4.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我市排名中稳居前列。

  丛台区将辖区划分为东、西、北三个区域,抽调该区环保、住建、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三个指挥部,由县级领导干部担任指挥长,横向到边开展扬尘管控措施督导。依托“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管理体系,设立15名网格长、50余名专职网格员,纵向到底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对建筑施工工地、土地、道路运输等扬尘污染源实施动态监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帮扶17次,发现并整改问题83处。

  “我们每天至少巡查两次,重点查看工地覆盖情况、渣土车密闭性、道路洒水抑尘等。”网格员周艳介绍。针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该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该区住建、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问题发现即整改、整改即到位。

  为从源头遏制扬尘污染,丛台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该区住建局,督促全区60家在建工地项目进一步升级车辆管理与裸土苫盖标准。在车辆冲洗方面,将进出车辆100%冲洗标准做升级,采用漫水槽水洗、冲洗装置喷淋、车辆震动的三段式冲洗方式,确保车辆清洁无扬尘。裸土苫盖标准也同步升级,把原来使用的密目网更换为墨绿色土工布,实现裸土100%苫盖,增强苫盖效果。同时,要求建筑工地主体洞口使用天蓝色钢板网进行全封闭处理。目前,该区“标准化工地”达标率由去年的60%已提升至97%。

  位于我市人民路的御赵玺台工地是第一批创建“标准化工地”的建筑项目,项目经理张志杰指着车辆冲洗装置说:“我们不仅‘三段式冲洗’,还有‘四段式管理’,进出车辆高压冲洗,门口路面铺设土工布,防止带泥上路。”

  针对城区道路扬尘问题,丛台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区城管局实施“雾炮车+洒水车+人工清扫”作业模式,主次干道每日洒水不少于4次,重点路段增加夜间冲洗频次。同时,借助走航监测,每周随机抽检道路的尘土负荷量,PM_10浓度不超过0.30g/㎡即启动深度保洁。

  “以前路上经常有浮土,现在连车牌都干净多了!”市民张晓敏女士感慨道。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实施精细化保洁后,该区降尘量明显下降。

  为巩固治理成果,丛台区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将扬尘治理纳入年度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做通报批评并扣减绩效分。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的实施工程单位取消招投标资格,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扬尘治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丛台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马率涛表示,下一步将实行扬尘治理差异化精准管控,提高执法监管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实现依法、科学、精准、常态化控尘,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kaiyun最新版本更新内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