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建设“进度条”!广花城际空港车辆段五工区整体的结构完工
发表时间:2025-03-10 04:02:05 来源:工程施工案例
12月1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广州广花城际项目空港车辆段五工区整体的结构顺利完工,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项目线路起于广州东站(不含),止于花城街站,全长约39.6公里,共建7座车站,线座。公司承建的广花城际项目主要负责空港车辆段咽喉区施工,该区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盖板面积4.6万平方米,施工内容有前期工程(绿化迁移)及盖板工程。
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交通供给质量,进一步加大城际铁路建设力度,对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大湾区综合枢纽体系、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自2022年10月进场以来,项目牢固树立“重策划、强履约、打造公司标杆项目”意识,明确目标,多措并举,克服了渣土泥浆消纳困难、管控级别高、10千伏高压线横穿施工场区、与相邻标段交叉作业频繁等诸多困难。通过优化施工组合、强化人、材、机等措施,实现了车辆段的快速施工。项目累计使用浇筑混凝土6.5万立方米、钢材1.3万吨,实现高效建造、完美履约。
为顺利完成此次节点任务,项目团队聚焦施工一线关键工序、重要环节,坚持“方案再优化、工法再改进”的工作思路,多次汇聚外部专家、内部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与上级单位沟通,有效协调外部关系,一直在优化施工计划,合理调配各类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序推动现场穿插施工作业,充分运用智慧工地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分析技术实行“网格化、动态化、全方位”管理,保障各项工序稳步推进。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发现由于高支模面积大、跨度长,且存在部分斜梁、立杆纵横间距部分不成模数的现象。对此,项目团队遵循技术、安全与经济融合的原则,先后制定29个《专项技术方案》,斜梁采用架中架的排列方式搭设,多名业内专家反复论证后,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方案实施,持续更新高支模工程典型问题应对措施清单。
项目实行“逐一巡查、阶段总结、持续改进”的工作模式,形成“两清单一台账”,针对盖板(梁)施工编制了详细全面的标准化施工管理流程,例如框架柱施工信息化管理、PVC管流水+土工布缠裹+薄膜覆盖养护措施等,点对点制定质量缺陷专项措施。
在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广州市重点工程,广花城际项目积极做出响应股份公司“精细化管理”号召,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利用新型C20改良混凝土,在解决因砂、石原生料破坏生态环境和水泥用量过多引起的碳排放问题的同时,又能解决高支模垫层作为临时工程建设价格高的问题。
项目利用BIM技术将传统的二维技术交底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提升交底效率,提高实施工程质量,形成可视化交底数据库,以保证施工中全面采用可视化交底,极大程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项目团队通过慢慢地增加技术创新与科研攻关,及时将技术创新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形成QC成果4项、科研课题1项、施工工法1项。
项目党支部紧扣“奋楫者”党建品牌,积极地推进集团公司“员示范工程”创建工作。项目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实地研学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思想堡垒。
项目坚持党建工作与现场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划分党员责任区,组织项目党员、管理人员赴深圳地铁东宝河停车场、安托山停车场项目进行实地观摩和交流学习,强化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排查整改,定期开展“安全文明日”活动和隐患排查,压实项目负责人带班检查制度,护航项目建设。此外,项目党支部狠抓“促整改 保落实”党建主题活动,针对项目真实的情况,围绕项目生产、安全、质量、经济等内容,排查梳理出24个重难点事项,按照活动方案明确问题,严格落实支部委员(党员)督办制度,详细制定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责任人,月度整改闭合率超97%,推动项目建设和党建工作“互促共进”,获得业主、监理等多方表彰。
项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深入周边社区、乡村,累计开展助农帮销、“绿美广州 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联建共建活动10余次,展现企业良好形象,获得属地社区、村委肯定,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实施发布 新建 公路 铁路 地铁 桥隧等项目信息,以及在建的项目进展情况等等。 咨询项目情况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