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筑基强身打造县域清廉养护新标杆
发表时间:2025-03-14 21:13:52 来源:病虫害防治案例
“得益于这次‘面对面’‘零距离’参观体验、交流座谈,我对交通运输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政府的信赖感也更强了……”前段时间,在临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并且开展的“基层站所开放日”活动上,一名运输企业代表感慨道。这是该局以社会监督夯实交通运输执法高水平发展“硬支撑”的一大实践。
近年来,在临海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指导下,该局坚持“防病”与“强身”相结合,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制度流程、涵养廉洁文化,以清廉交通建设助推行业长效稳定发展,亮点工程、廉洁项目频现,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23年度省交通运输厅清廉交通建设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
“交通运输行业工程项目繁多、资金流动量大、流程环节复杂,是腐败问题易发领域。建设清廉交通,首先要抓好监督检查,防治病灶、激浊扬清。”该局机关纪委负责这个的人说。除了社会监督,该局坚持刀刃内向、动真碰硬,建立健全交通建设工程廉洁风险预警机制,动态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整治,锚定利用职权承揽养护工程建设项目、应急养护工程存在利益关联、设计变更不规范等5大明显问题,开展专班化运作、联动化推进、清单化整治,确保公路养护领域明显问题一抓到底、见底清零。2024年,共对日常养护运维单位、在建养护工程开展廉效检查3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3条,提醒约谈中标企业10余人。
与此同时,为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防病”思维,该局以数智监督为杠杆撬动系统施治,迭代升级临海数智管理平台,配设日常巡查、工程管理、日常养护管理等6大板块,打造电子围栏、轨迹查询、人员打卡等功能,实现参建单位履约情况实时掌握,有效规避选择性监督、“开后门”等人为干扰因素。自2021年平台上线个项目中违反履约情况的行为发出提醒或处理,违约处理金额达240余万元。
“防病”是筑防线,“强身”是强根基。如何精准“强身”提升“免疫力”,进而为“防病”提供坚实保障?该局的答案是:把握好“散”与“聚”、“繁”与“简”两对关系。
“散”与“聚”,即管养模式的“分散”与“合聚”。针对传统划片“散养”模式所存在的专业力量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无固定巡查作业等问题,该局探索搭建“1155”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即成立1个国省道养护工程管理中心,依托1个数智化管理平台,落实好一支管理队伍、一套管理制度、一套科学流程、一套数智工具、一套台账资料5大管理措施,推动制度、安全、质量、进度、资料5大方向全方面转型,倒逼参建各方“聚力”一线、共同介入施工全程,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良性循环。
“繁”与“简”,则体现为养护工程招投标的“繁琐”与“简化”。传统养护工程招投标最重要的包含“一工程一招标”和“一年一招标”两种方式,过程繁杂、耗时较长,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引发串标围标、不当竞标、走过场等风险隐患。近年来,该局以G351台小线公里全寿命周期养护试点项目为契机,创新实施“建养一体化”招标模式,延长发包周期至5年,通过“一次招标、分年实施”,明确“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有效简化招投标流程,推动项目整体提速。2022年-2024年,G351全寿命周期养护路面专项工程均在台州范围内实现率先开工。
廉洁文化建设是“强身”的“后半篇文章”。为推动“不想腐”的信念更加坚定,该局以“内抓提升、外建联盟”为切入点,通过建强“1+4+N”机关廉洁文化阵地,与养护中标企业组织党支部结对,选树培育清廉示范企业等方式,延伸廉洁教育触角,擦亮“清风来‘临’一路畅行”文化品牌,助推党员干部筑牢“廉”思想、激发“廉”动力。
“清廉交通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下一步,我们将在坚决查处突出腐败问题的基础上,做实‘规定动作’、做精‘自选动作’,助推清廉交通建设‘行稳致远’。”该局机关纪委负责这个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