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新标引领青岛卓尔智慧云平台升级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发表时间:2024-08-12 04:33:44 来源:工程养护案例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 5110—2023),作为公路工程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同时废止。
《公路养护技术标准》立足于公路养护技术领域的顶层设计,以“建立体系、突出重点、创新引领、注重时效”为根本原则,围绕安全、适用、耐久、环保、四个交通等基本要素,由两条主线交叉构成基本框架,纵向以检查及评定、养护决策、养护工程设计、养护作业、养护质量检验评定等为主线,横向按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展开,同时融入安全、环保、文件及数据管理等内容,以标准的形式建立了公路养护技术体系。
1、明确界定了公路养护对象,即已竣工验收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公路主线和路线交叉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明确界定了公路养护工作内容,以路况检查及评定、养护决策、日常养护、养护工程设计和养护工程项目施工等为主要环节,形成了公路养护工作的基本流程,明确了公路养护全过程各环节的工作内容。
3、规范了路况检查和养护工程等分类。路况检查类型包括日常巡查、常常检验核查、按时进行检查、专项检查和应急检查,以及对特殊基础设施进行的结构监测。养护实施分为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两大类,其中日常养护包括日常保养和日常维修,养护工程包括预防养护、修复养护、专项养护和应急养护工程。
1、明确了公路养护技术工作总要求,即通过不同频次和深度的一系列路况检查,持续跟踪和掌握公路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和技术状况;通过日常养护和针对性采取养护工程措施,使公路基础设施经常处在良好技术状态。
2、明确了各类基础设施的养护质量发展要求,规定了各类基础设施养护质量定性要求,明确了公路及路面的MQI、PQI、优等路率和优良路率等质量指标,规定了养护阈值和养护质量目标等要求。
1、突出了科学决策理念。公路养护规划和计划的编制,要求以规定的养护品质衡量准则和投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养护决策分析,优化选择公路养护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养护方案。
2、突出了预防养护理念。预防养护实施对象进一步扩展,包括路面、路基、桥梁和隧道等全部基础设施;预防养护技术内容加强完善,包括预防养护时机和技术方案的确定、工程设计和工程实施等技术方面的要求。
3、突出了绿色养护理念。在养护决策目标中,强化生态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在养护工程设计环节,鼓励采用可回收再利用材料;在养护工程作业环节,强化环境保护技术措施,鼓励采用清洁能源和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机械设备。
1、强化了数据管理及数字化技术要求。鼓励建立公路养护数据库及在役公路数字模型,建立和应用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公路养护技术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2、强化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要求。鼓励积极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快速养护检测和实施工程技术及设备。
3、强化了养护实施方案的创新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创新集约化养护作业组织方案及不中断通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针对新标准的实施,青岛卓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格外的重视,迅速组织公路事业部和研发技术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对新标准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紧密结合公司产品《智慧公路综合管养云平台》的真实的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升级完善方案。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公司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各地运营项目业主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调研讨论。
在调研讨论过程中,各位领导和专家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为平台的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指导。青岛卓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认真听取并吸收了这些建议,对升级方案进行了逐步优化和完善。经过多轮的内部研发和专家研讨,最终成功完成了《智慧公路综合管养云平台》的升级工作。新平台不仅严格遵循了《公路养护技术标准》的要求,而且在功能、性能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为公路养护行业的高效、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利用智能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智能物联感知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技术、边缘计算算法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实现公路全部、全量设施的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建库、数据共享、数据交换等功能,以有效支撑资产数据精准数字化评定评估、养护全流程管理、路政管理、两客一危管理、客运监管、全路网运行监测、公路应急管理和公众信息服务。
利用智慧公路养护GIS一张图,分为平面地图,地形图和卫星地图。基于GIS实现各类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分析。
静态数据归集,管养平台集成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和边坡等基础设施数据,通过地图展示公路管养边界及养护企业和人员基本情况。
动态数据采集,管养平台通过物联感知设备自动采集超限超载车辆信息、路面气象信息、养护作业车辆清扫和巡查GPS轨迹信息;通过视频感知设备自动采集公路病害发现处置信息、桥下空间不正常的情况信息;通过手机App或无人飞机拍照进行病害采集和现场作业快速修复信息上报。
外部数据交互,管养平台通过与其他部门对接视频共享道路路况、交通流量数据等信息;通过共享实时降雨量、风速风向、河道水位、易涝点监测水位等信息。
通过智能物联监测终端对基础设施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身份识别、信息追踪,自动监测资产的的位置,位移,碰撞等异常状态自动报警。
通过车载高清摄像头和后台AI视频分析设备自动发现道路病害。管养平台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实时分析巡查车辆探头采集的视频,主动识别道路裂缝、坑槽、井盖高差等病害。
通过加装智能物联传感器自动发现桥下空间不正常的情况。通过在重点桥下空间安装智能物联传感器,管养平台采用视频画面比对算法监测现场情况,当监测到偷倒垃圾渣土、非法占用等不正常的情况自动报警。
通过加装智能物联感知设备自动采集超限超载车辆信息。通过在重点公路安装称重设备自动监测过往车辆的速度和重量,并及时记录识别超载超限车辆的号牌、照片及载重数据。
通过加装智能物联感知设备自动采集路面气象信息。在重点钢箱梁桥和大坡度桥上安装路面气象监测设备,管养平台可实时监测路面温度、湿度、积水和结冰积雪情况,有结冰预期时自动报警。
实现内部协同。系统平台按照业务处置流程以内部工单的形式处理主动发现的问题和上级推送的各类诉求,如道路病害、突发事件、现场快速修复等信息,按照问题发现、推送、处置、反馈、验收流程,由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部门或三方养护企业按照时限要求协同处置各类工单,形成内部协同管理闭环。
实现外部协同。针对智能化管辖范围以外的道路问题,如井盖预警、桥梁监测异常、积水预警、边坡地质灾害预警等信息,管养平台将推送至智慧城市平台,由其形成工单,派单至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置,处置情况再反馈,实现外部协同管理闭环。
系统平台通过一系列分析研判算法,根据业主需求来做个性化设定,可实现综合年度投诉工单分类分布情况、智能巡查发现病害分类分布情况,以及第三方道路技术状况检验测试的数据,管养平台逐步开展自动筛选,对筛选出问题集中的预判路段提出养护维修建议,再结合资金安排、建设工程计划、专家评审等真实的情况,最终形成加强日常养护、完善工程建议、列入大中修,以及列入大中修项目库等清单,实现道路设施技术型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