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病了?挂个山农“专家号”!
发表时间:2025-01-19 06:12:31 来源:kaiyun最新版本更新
森林植物病理学研究内容最重要的包含森林植物病害发展规律以及绿色防控,其中森林植物病害防治方法主要有六种,第一种是植物检疫方法,主要是针对检疫性的病害,比如外来病害,属于法规检疫,由国家专门机构进行检疫和防治;第二种是林业技术措施,主要是通过一些林业技术管理、林业技术措施进行防治,虽不能立即奏效但是一种很有效的生态措施;第三种是植物抗病品种选育;第四种是物理防治方法;第五种是化学防治方法,当病害大量发生时,能够短时间内快速有效防治;第六种是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利用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进行防治。目前提倡的是将六大防治方法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化的生态调控措施,实现对森林植物病害持续防控。
森林植物病害防治同样在林果业生产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以板栗为例,泰山板栗是泰安的地标性产品,种植培养面积约45万亩,每年为当地带来较大经济效益,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也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泰山板栗科技小院,刘会香教授和她的学生针对板栗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展了一些列工作。2024年,板栗遭受实腐病侵害,从一开始果肉出现小黑点到逐步扩展整个果肉变黑,特别是在储藏期发病最严重,板栗如果出现实腐病,就不能被食用,严重的造成板栗种植户收成减少80%,更甚者直接引发绝收。目前,刘会香教授课题组,依托科技小院工作,已在板栗实腐病防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的生物源药剂防治效果较好,计划2025年紧抓防控关键时节,按照季节特点进行相对有效防控。
杨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2005年到2006年期间,刘会香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病害——杨树细菌溃疡病,山东省内主要分布在菏泽地区,主要体现为树的主干流脓,树体出现溃烂,小的枝干还表现有肿胀症状,对于杨树来说,细菌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经过刘会香教授团队系统研究,目前已明确该病害主要是通过媒介昆虫传播,当杨树出现细菌流脓时,它的气味会吸引更加多的昆虫前来取食,取食后的昆虫便携带着病菌传播至其他健康树干。该病害从每年的四五月份一直到每年的十月份都能持续地发生。
针对杨树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刘会香教授团队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理念,研制了一系列早期检测监测技术,他们建立了LAMP技术,该技术能快速地检测一些在林间飞翔的昆虫,以及还没有感染的树体,这项技术能为后续精准病害防控提供相关依据。通过抗病品种的选择以及林间树种的合理配置,以及选用环境友好型药剂,对杨树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效果很明显。另外,刘会香教授团队还发现,当树木轻微感染后,明显地表现出会诱导寄主抗性,在此基础上,他们研发了针对这个病菌的低毒菌株诱抗剂。通过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措施,刘会香教授团队研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杨树细菌性溃疡病防控体系,2024年,该成果获得了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山农大家说》栏目以人物访谈和中长专题片为主。人物访谈主要邀请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知名教授或“三农”领域的知名校友等“山农大家”,走进演播室,深入浅出地讲解其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向观众普及相关知识。中长专题片主要指深入田间地头、产业一线,实地探访、拍摄“山农大家”的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情况,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反映“山农大家”的“三农”情怀,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本栏目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周日晚19:50首播,周一中午12:00重播。同时,节目的短视频发布在《乡村季风》栏目的抖音、快手、视频号、闪电新闻等新媒体平台的官方账号,并创建《山农大家说》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