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暖有高招
发表时间:2024-07-03 10:48:08 来源:病虫害防治案例
连日来,亚洲、欧洲的许多地区连降多年来罕见的大雪,使人们普遍感到的是:冷,冷,冷。人类最常用的御寒方法无非是多加点衣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奇妙的、令人叫绝的对付寒冷的方法。人类能否从它们那里学几招呢?
成群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不仅仅能形成一道共同的防御线,防御掠食动物的袭击,还能在寒夜分享温暖,尤其对体型更小的动物来说,这种方法更加有效。帝企鹅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动物。它们必须在寒冷的地方繁殖后代,已经习惯了低温,繁殖就在南极冰层覆盖的陆地上进行。企鹅们最好的抗寒方法就是挤在一起,形成稳固的屏障,从中获取热量。
在它们的毛皮下面,是厚厚的脂肪。紧靠皮肤的是一层通气良好的绒毛,绒毛的上面是一层防水的羽毛。即使温度下降到-10℃,企鹅也照样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当帝企鹅进入内陆繁殖时,那里大风雪有时可以使温暖降到-70℃,这样一个时间段,它们取暖的方法便是挤成一团。由于外面的企鹅会处在最低的温度中,所以它们会一圈一圈地走着取暖,直到转到核心位置,这样轮留保护,大家都不至于冻死。
北极的冬天温度会下降到-35℃。但北极熊对此并不担心,它们还能在寒冷的巨大冰块上繁育自己的后代呢。这些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熊之所以能适应这种恶劣环境,是因为它们长着独特的皮毛。
北极熊身上最外层的毛很长,多油脂,而且是空的,能帮助这种最重可达600公斤的哺乳动物跳进寒冷的海水里也不会沉下去。这层毛同样具有排斥水的功能,它从海里爬出来,只需将身上的水抖搂几下,体毛就会变干,这就和狗在游泳后要抖抖身上的水的道理是一样。这样做还能让内层的毛不会变湿。这种浓密而柔软的体毛更像是一件温暖的羊毛大衣。另外,北极熊外出寻找猎物或睡眠时,喜欢把自己埋在雪里,这样做才能够大大减少寒风的侵袭。
人类一直在捕杀北极熊,主要是看中它们的肉和皮毛。除了人类外,北极熊最大的“敌人”便是温暖。在寒冷的冬季,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源斑纹海豹会跑到冰孔处呼吸空气,北极熊可能在这些孔洞处守株待兔,甚至一动不动地一守就是几个小时。可是在夏季,冰层退缩,北极熊易受攻击的弱点便暴露出来。因为它们依赖寒冷,所以全球变暖对北极熊尤其不利。科学家已经预测,北极的气候慢慢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冬季慢慢的变短,北极熊将面临更长的没有食物的季节。它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始退化,繁殖能力也随之下降。事实上,北极熊已经从一些过去它们活动的地区消失了。
像鲸、海豹和海豚这些大部分时间或一直都待在海里的哺乳动物,用特殊的高级脂肪“外衣”保持自己的体温。但对那些一定要通过潜水进行捕食的动物来说,光有皮毛保护是不够的,因为厚重毛发里的空气会被极强的水压挤出来,皮毛的保温功能会大降。而北冰洋和南极周围的海洋深水水温可以降至0℃以下,无另外的的保暖措施显然不行。
鲸脂是一层包裹整个身体的厚重脂肪“外衣”,重量能够达到体重的一半!这层脂肪含有细细的血管组织,除帮助保持体温,还为很多需要长途跋涉进行繁殖和觅食的海洋动物提供了重要能量储备。除此之外,这层脂肪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快速游动的动物将身体塑造成流线型,减少在水中游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同时提高速度。动物栖身的海水温度越冷,其自身的脂肪也就越厚。鲸脂是通过吸食母体乳液获得的,一只灰鲸幼仔每天要喝掉30加仑乳液,这些乳液的功能相当于人造黄油。
人类几个世纪以来的捕鲸业主要是为了获取鲸脂,致使这些大型海洋生物遭到毁灭性的捕杀。捕鲸人会在大锅炉内将鲸脂熬成油。因纽特人长期以来一直把鲸脂视为高热量食物资源。徘徊于海洋与陆地间的海豹或其他鳍脚亚目动物,有33种拥有厚重的毛皮和脂肪,登陆时如同多了一件“保暖外衣”。
另外一种摆脱寒冷的方式是“逃走”,很多动物都采取这样的做法。当然,绝大多数是像鸟一样迁徙的动物。鸟类的迁徙一直是大自然的奇迹之一。这些小个头的暖血动物要飞行数百甚至数千公里,躲避寒冬的天气,寻找温暖的家。
除鸟类外,其他一些动物也有迁徙的习惯:两极的灰鲸游向热带进行交配;北极驯鹿和非洲角马等大型蹄类哺乳动物不远万里寻找新鲜草地;甚至蝴蝶也不例外:黄黑相间的北美大蝴蝶、黑脉金斑蝶每年秋季要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由美国飞往墨西哥。数百万只蝴蝶组成的飞行队伍场面极为壮观。
对很多生活在寒冷天气特征情况下的暖血哺乳动物来说,冬眠是一种很好的冬季生存战略,例如刺猬、睡鼠、熊和蝙蝠等。此外,某些冷血动物也采取冬眠的方式保护自身,例如两栖动物蝾螈、蛇、乌龟和昆虫类动物蝴蝶等。
人类的身体有多种抵御寒冷的方式,一般来说,当周围温度不高于25℃,如果不穿衣服就会感到寒冷。随着温度的降低,血管开始扩张,血压开始上升,这是当年人类还是一身发毛的时候留下的“后遗症”,附着在毛囊上的微小肌肉开始骤缩,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试图“抓住”皮肤表面的温暖气体,但这是徒劳的;紧接着,大块肌肉开始骤缩,身体开始颤抖,体内会产生5倍于平常的热量;为了保持关键器官的热量,流向手、脚和鼻子等非关键“末端”的血液会被切断。
冬泳爱好者和那些生活在最寒冷气候下的人们觉得,通过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和补充高热量食物会习惯寒冷。科学家发现,北方乡村和城镇死于寒冷的人数要低于温暖的南方;成年人在冬季的死亡率与夏季相比高出15%。
现代男性的御寒能力要归功于我们远古的祖先。在南非斯瓦特科兰斯发现的烧焦的骨头,是15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的第一个证据。随人类不断向亚洲和欧洲迁徙,火的使用在100万年间得以推广。火改变了早期人类的生活:有了火,人类能取暖,男人可以离家更远,探索更冷的区域,寻找新的狩猎场;火可以阻挡野外动物的攻击,为边境部落消除疑虑;在火上烤肉能够极大地释放食物中的热量,抵御疾病侵袭;火也是一种通讯工具(烟雾信号);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开垦田地;火的使用催生了冶金术的出现。罗马人发明了第一个中央暖气系统。今天的高能效天然气中央暖气系统、隔热墙壁和屋顶、防风房间、双层中空玻璃和门,将人们的住宅变成温暖的天堂。所以,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受到动物御寒方法的启发,人类将拥有更多、更方便、更有效的保暖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真的进入了“暖冬”。
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邮编:510301